6月26日,《人民日报》第11版刊发《6月26日是第三十八个国际禁毒日——禁毒路上,他们够拼够专业(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)》主题报道,其中报道了《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教导员辛欢——从小细节琢磨戒毒人员的“心病”》,摘编如下:
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教导员辛欢——从小细节琢磨戒毒人员的“心病”
位于南宁市的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,是广西唯一收治女性戒毒人员的监管场所,承担着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、回归社会的任务。1996年,护理专业毕业的辛欢来到戒毒所工作,现担任戒毒所医院教导员,这一干就是29年。
脸上常挂笑容,身着干练的警服,辛欢工作起来既温柔又利索。她说:“亲眼看见吸毒人员获得新生,这种能帮到人的感觉令我觉得很光荣,所有的努力都有意义。”
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6月26日第11版版面。
“以前只想着治好病,但后来发现效果不好,因为很多病患还有‘心病’。”去年夏天的一次经历,辛欢记忆犹新。当时,一名戒毒人员突然吃不下饭,状态不佳,送医时检查发现患者血小板掉得快。眼见戒毒人员垂头丧气,心思细腻的辛欢和她聊起天来。原来,她感觉因患病受到歧视,产生了消极情绪,身体健康受到影响。辛欢及时反馈给所内心理咨询师,共同对病患做了心理疏导并持续跟踪,改善了病患情况。
辛欢(左)和同事交流心理问题治疗方法。祝佳祺摄
“预防远胜过治疗,我们要防止毒品侵害年轻人。”这些年,辛欢将精力更多倾注到了青少年毒品预防上。在生活区,满墙的心愿纸条写着未成年戒毒人员的心声。2024年,戒毒所成立了未成年人戒毒小组,绘画课上,许多孩子不约而同画起了向阳花。此后,戒毒所未成年人戒毒工作有了新名字——“向阳花”培育计划。
“很多未成年人对毒品危害认识不够,教育科普工作还要更靠前一点。”近年来,辛欢积极投身科普教育工作,从戒毒所到学校再到乡村社区,讲卫生健康知识,宣传禁毒理念,累计参与课堂授课、宣传近30场次,覆盖4000余人次。
多年来,辛欢从未使用重复课件:“比起覆盖人数多少,我更在意讲的内容能不能真的入脑入心。要按需定制,及时更新,讲得更有趣,内容更贴近生活。”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